高龄老人身体大不如前,性格、心理也和年轻时不一样,所以需要家人的特殊照顾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、老年病科教授张巍接受《生命时报》记者采访表示,与高龄老人相处和沟通,需要掌握技巧。
使用简单句子。沟通对高龄老人而言尤其重要。高龄老人通常听力不好,沟通时语速尽量慢一点,声音大一点,适当重复,必要时配合手势、表情或写字等方式帮其理解。
夸奖。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,对父母心存感恩,经常夸奖会让老人获得尊严和价值感。夸奖时要贴切、真诚、有针对性,比如有的老人外貌年轻,可以说:“您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多啦,保养得多好呀!”有的老人身体健康,可以说:“您的身子骨真硬朗,一定长寿啊!”有的老人乐观开朗,可以说:“您每天都乐呵呵的,性格真好!”
把握机会,劝改“毛病”。对于老人存在的不良习惯,家人要尽量包容,降低对老人的标准,不能苛求其在短时间内改变。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,如果老人有饭前便后不愿意洗手的习惯,可以在老人高兴时,告诉其不卫生的习惯不利于健康,并循序渐进地督促;
鼓励交友。老人退出工作岗位后,社会角色淡化,更应该主动建立人脉圈和社交圈。维系好老朋友,一起看看难忘的照片,共同回忆美好的往事等,对保持认知功能很有帮助;家人可多带老人外出,结交新朋友,一起唱歌、打牌、聚会、旅游等;老人还可以和年轻人、孙辈交朋友,获取新知识、新技能,与时俱进,充实生活。
换位思考。子女应更积极、主动和包容,出现问题时,坐下来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,真正理解老人,并想办法解决矛盾。
多给老人买小礼物。老人大多很节俭,舍不得为自己花钱。儿女应了解父母喜欢什么,逛街时给爱美的妈妈买件漂亮的衣服,给爱运动的爸爸买双运动鞋等。
劝慰老人,不必过度在意年龄。子女应劝慰老人,不必过度在意年龄,应把年龄看做一个符号,活在当下,过好每一天。俗话说,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老人可参加老年大学、兴趣班,培养广泛的爱好能减缓衰老,生活也会更快乐。